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势在必行 南宁市被列入试点示范城市
时间:2014-11-21阅读:899
分享:
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采用优质原材料和优化配合比,通过绿色生产方式生产、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混凝土。其与传统混凝土相比着重资源综合利用,更加注重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和延长工程寿命。其推广应用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技术进步等具有重大意义。
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好处有哪些呢?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使建筑寿命更长、更耐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问题和费用更少,还可以消除建筑物肥胖梁柱问题、增加房屋使用空间,提高工程质量、增强房屋抗震性能等。随着我市轨道工程、高层建筑、桥梁工程等建设日益增多,轨道工程混凝土耐久性(在恶劣环境下,建筑物混凝土抗侵蚀能力),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抗渗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市场越来越需要高性能混凝土。《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建标[2014]117号)文件出台,高性能混凝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势在必行。住建部、工信部推广文件明确提出:以大中城市新建建筑为重点,突出绿色建筑、保障性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大型公共建筑等工程,全面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
随着我市天然优质原材料越来越少,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前期的一次性投入会增加(每1立方混凝土约增加60元),也就是所谓的“优质需要优价”。主要是因为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要求较高,如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要更好;砂石含泥量更少,有的需要采用水洗的方法来降低含泥量;砂石中的针片状含量要降低,甚至需采用机械磨圆再加工的方法增加砂石颗粒的球型度(球型度越高,混凝土施工和易性越好)等。但是综合考虑到使用寿命延长、后期维护成本降低等因素,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的综合成本是降低的。
南宁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早在2013年3月就提出混凝土质量分等级定价,提倡优质优价,陆续出台了《南宁市预拌混凝土优质品评定管理办法》、《南宁市预拌混凝土优质品评定细则》等文件,出台生产标准,对我市预拌混凝土企业开展优质品评比工作,及时发布预拌混凝土优质品价格信息。
2014年2月,经南宁市政府同意,南宁市城乡建委发布《关于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优质品的通知》(南建质安〔2014〕14号)。加快推进预拌混凝土优质品实质性应用,打造精品工程,带动和促进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提升,要求我市轨道交通、跨江桥梁、城市立交桥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超高层、异型结构等超限建筑工程项目、
C50及以上强度等级预拌混凝土等工程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优质品。截止至目前,我市轨道工程1号线部分标段、2号线全线地下永久建筑都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优质品。
由于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研究资料不足,评价体系尚未完善,预拌混凝土优质品推广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我市在该项工作提前思考,走在前面。2013年8月,南宁市城乡建委牵头委托广西大学开展了《生产机制砂的矿山资源类分析和生产工艺选择》、《不同强度等级的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跟踪及检测》、《建筑行业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技术研究》;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也委托广西大学和广西建科院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本地原材料配置抗腐蚀高的混凝土。通过相关课题研究,南宁市城乡建委出台的南宁市优质品混凝土的生产标准,明确了我市预拌混凝土优质的原材料、拌合物等要求,为优质品生产和评价提供依据。在原材料方面,对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均明确提出了高于普通混凝土的要求;在力学性能方面,要求混凝土标准差小于3.5,即优质品强度均匀性更好、离散性更小,而普通混凝土无要求;对耐久性更是提出了早期抗裂、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具体要求,普通混凝土无该项要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要1个小时坍落度损失小于30mm,普通混凝土无该项要求。通过对优质品原材料、拌合物、成品质量全过程的指标细化,加强对优质品混凝土的动态管理。经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监督抽检或市质安协会随机抽检,同一企业的混凝土原材料或出厂的预拌混凝土累计两次达不到《南宁市预拌混凝土优质品质量标准》要求的,市城乡建委将取消该企业相应的预拌混凝土优质品等级,严惩“以次充好”,确保“优价优质”。
南宁市城乡建委下一步将着重完善预拌混凝土优质品评价体系,加强对预拌混凝土优质品的生产质量控制,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优质品,全面提升我市建设工程质量,确保老百姓真正用上“放心房”、走好“放心路”。
上一篇
关于开展2014年第二次全区检测机构检测行为检查的通知 201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