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乱象面临直接处罚——市城建部门7月以来巡查工地近万次,发整改通知书134份

文章来源:南宁建管发表日期:2014-08-13

新兴街围挡被拆除后,直接堆放在人行道上 南宁晚报 记者 韩沛 实习生 黄惠琪摄

市城建部门7月以来巡查工地近万次,发整改通知书134份

工地乱象面临直接处罚

来源:南宁晚报 2014-08-10 记者 韩沛 实习生 黄惠琪
 

建筑工地是体现城市文明的窗户,塑造美丽南宁新形象,离不开坚固、耐用、美观的建筑工程。记者近日了解到,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城乡建委、市建管处结合“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及服务世锦赛各项要求,重点突出工地围挡、公益广告、门前三包、扬尘等问题的整治,全力加大全市建筑工地乱象治理。

“白改黑”施工存乱象 

一经发现直接处罚

8月7日上午,记者在青秀区建政路看到,由于该条道路正在进行“白改黑”工程,加之过往车辆较多,导致扬尘现象较为严重。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鲤湾路,由于施工造成灰尘过大,途经该处的市民纷纷用衣领、袖子捂住口鼻。同时,几堆沙土直接堆放在行车道上,没有任何遮挡,就这么简单地在上面插个了牌子写着“前方施工 车辆绕行”的字样。

工地管理中存在扬尘、围挡不规范等乱象问题,在道路施工中较为普遍。近日在邕宁区新兴街,相关人员正在进行下水道疏通以及人行道、花圃的瓷砖翻新、铺设工程。据该街临街铺面商户黄先生称,工程进行了一个多月了,目前看来是进入了收尾工作,大部分的围挡已经拆除,但拆下来的围挡却没有被搬走,被堆在了人行道上。

此外,龙岗大道目前也有多处路面进行施工,一些车主反映,位于仙葫大桥下桥后龙岗大道超车道有两处围挡施工,夜间行车存在安全隐患。由于该路段没有路灯,且施工围挡的反光标志不清,驾车下坡车速太快极容易撞上施工围挡。

据悉,南宁市市区“白改黑”工程及人行道改造项目共计200余个,当前正在全面铺开。这些项目施工区域有限,场地转换快、施工工期短、地下管线复杂、周边出入口众多。记者了解到,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市民造成的影响,市城乡建委、市建管处联合城管部门,近期突出整治“白改黑”工程及人行道改造项目乱象问题。对存在乱象情况的工地一经发现,除了现场指导督促,还将直接处罚。

一个多月巡查工地近万次 

发整改通知书134份

据了解,为打造安全、整洁、文明的工地环境,市城乡建委、市建管处近期重点进行工地围挡、公益广告、门前三包、扬尘等问题的整治,全力加大全市建筑工地乱象治理。

仅7月份以来,共计巡查工地近万次,共下发整改通知书134份,停工通知书18份,当场处罚92起,下发动态扣分通知书16份。

对存在工地乱象问题的建筑工地,由专人跟踪落实整改。同时,实施严管重罚,对施工现场管理差、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和建筑工地,一律停工整改,按上限从重处罚,并采取立案处罚、停止验收监督、封堵工地出入口、挂黄牌督办、限制承接新的工程任务、实施失信惩戒等手段进行处理,确保整治工作见成效。

市民只需“扫一扫” 

即可参与投诉举报

工地是否整洁文明有序,与城市形象及市民日常生活、出行息息相关。据悉,为方便广大市民参与工地乱象治理工作,市城乡建委建立了市民监督员制度,邀请公众参与监督举报。市民参与监督的范围(内容)包括建筑工地出入口、施工围挡、各类公示牌的设置、现场文明施工情况,以及“工地开放日”期间限定的路线。

目前,《市民监督员服务指南》已经更新,除了既有的网站、电话投诉,还增设了微信投诉平台,市民可通过扫描《市民监督员服务指南》上的二维码,或者搜索添加朋友关注微信订阅号“南宁建管处—工程监督”,点击进入菜单栏“市民投诉”,即可按提示填写上传投诉信息。

Copyright © 2018 银河总站3868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7059号-1技术支持:新狐网络